听经闻法时的这些毛病,早改早受益!
11-26 12:00

01
  喜欢听“段子”

第一个坏习惯是在诵 经、闻法时只喜欢记录、研究优美的经句,或是听有趣的段子、故事,却不加以思考其含义。

注意,这里的重点是“只喜欢”。

辞藻和故事本就是令大众生起好感的方便法,但如果只停留在“喜欢”,那便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,就像佛菩萨们用手指着月亮,提醒我们快看佛法宝藏,但我们只在意:“哇!好庄严的手指/用的是哪根手指/手指的弯曲弧度是多少......”

02
  轻视原文

第二个坏习惯是听法后自以为理解了其中的义理,便不再重视原文,令词句与意义互相脱离。

《金刚经》中佛陀把文字比作渡过苦海的舟船,证悟者借此船从此岸到彼岸后,当然可以离船而去。(汝等比丘,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;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)

但在这之前,如果离开了这条船,又或者按自身理解仿造了一条可能存在缺陷的船,又如何安全、稳妥地渡海呢? 

因此蕅益大师曾批评那些显摆自己“不著文字”的修行人“文字性离,非离文字,未达斯旨,谩云不立。只此不立,便是文字。”

意思是说文字本身没有实在的体性,但义理却需要借文字来传达,在未悟前就“不立文字”,那么“执著不立”本身就是“执著”的一种。

03
  未加消化

第三个坏习惯是听法后没有领会便开始持守,从而可能会误解原义。佛菩萨与大德说法时并非千篇一律,而是因材施教,传授方便法门。如果未认识到此点,而囫囵吞枣的一并学习,势必会遇到矛盾。

如在一则公案中,有居士先参径山禅师,凡有所问,禅师一律答“无”,后参西堂智藏禅师,则一律答“有”。两位禅师截然相反的回答令居士有了大大的疑惑。

如前文所述,佛菩萨有时说“空”,有时说“有”,是为了破除弟子对任意一者的执著,虽然方法不同,但都旨在引导其达成“不执空有”的中道境界。

04
  跳级式修学

第四个坏习惯是“跳级修学”。就像小朋友学走路,不可能马上会走,而是会历经爬、扶着走、独立走等过程,修行也是如此。

佛陀说法是循序渐进的,先为上根的大菩萨们说华严,再为众生说阿含来解决自己的问题,随后又说《阿弥陀经》《维摩经》等,令罗汉、辟支佛等上求佛道、下化众生。

除了像六祖慧能大师那样极少部分具备上根利器的人,对于一般人而言,初修行时便要跳级修“空”,又要从何修起呢?这就像让数学零基础的儿童去学高数,不懂啊?

05
  反向努力

第五个坏习惯是“反向努力”,就是完全理解错了经文的内容,并按这个错误见解努力。如《阿弥陀经》记载:“若有善男子善女人,闻说阿弥陀佛,执持名号,若一日、若二日,若三日,若四日,若五日,若六日,若七日,一心不乱,其人临命终时,阿弥陀佛,与诸圣众,现在其前。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”

如果佛弟子只关注到了“执持名号......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”就片面地理解为只念一句佛号就万事大吉,可以偷懒、省事了,那便是在放任助长自己懈怠和贪乐的习气。 

根据上述经文“念佛号即得往生”是有前提的,即“一心不乱,心不颠倒”这就需要具足信愿行,而在这一句之前经文也写道“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,得生彼国。”

如果真能专心念佛,不管人我是非执著分别,身心安定、念念不起烦恼,那么和修持其他善法所获得的资粮是一样的,自然不需要再修持其他的善法了。


版权声明:图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

已显示全部数据
版权所有@2021功德文化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